Architect
Last updated
Last updated
目标是做成可以横向扩展简高可用以及高性能的资源调度核心
物理层面来说,用户操作的 UI 和应用抽象都实现在需要执行实现,现阶段只通过 cli 提供命令行支持。它使用 gRPC 与 core 交互,从而的把 App 部署到 Eru 集群之中。
往下则是 Eru 核心组件 core。core 是无状态的编排调度核心,可以依据集群大小进行横向扩展,其职责是将请求进行调度和编排。按照一定的资源维度调度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出资源,编排好之后部署到到一个 Pod 中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 Nodes 上。core 之间的共享数据存储在 etcd 之中。
这里的 Pod 是一个逻辑概念,用于描述一组机器(Nodes)。每一个 Pod 都是由一组网络互通的 Node 构成。如果在大二层的层面上可以做到多机房互通的话,Pod 是允许旗下的 Node 也是跨机房的,从而在逻辑层面抹平机房这个概念。
在每一个 Node 上,可以选择这些组件:
其中 agent 是 eru 二元结构中负责在 Node 上监控容器,将日志流打上必要的元信息进行转发,以及 metrics 的收集。agent 可以通过 core 来进行编排部署,因此在 agent 是自举的。
而 yavirt 类似于 docker,是用于提供虚拟机支持,它自身包含了若干 Agent 的行为。
在我们的实际用况中,我们使用了本地 rsyslog 作为节点日志收集器,并转发到远端。同时通过 moosefs 来实现容器/虚拟机间的文件共享。
目标是提供统一的离线在线应用开发流程
逻辑层面上,我们将每个业务逻辑都抽象成一个个 App,由上层平台来管理,并与 SCM 进行了整合,允许进行版本的跟踪。同时,操作 App 的一切工具如日志,如流量管理均在上层平台上进行。总的来说一切 App 生命周期都由上层平台管控着。
流量流动上面,可以看到外部世界与 App 的交互均需要通过 elb,elb 负责所有 7 层 App 的流量导入,并可以通过不同的 version/entrypoint/url 的组合将流量分流,打入到同一个 App 的某一组不同入口的容器/虚拟机里面。
抽象出一个或者多个具体的业务,通过不同的入口来区分其功能
应用不是代码本身。应用允许有一个或者多个入口( Entrypoint ),每一个入口都代表着不同的功能。
在实际部署的时候,应用用户还可以指定运行时 ENV 来满足环境变量的需求,也可以将本地某配置文件传入到应用运行时,从是实现配置分离。